很有可能許多人路過配電間門口時,會注意到大門口立著一塊板子,其實很少揣摩它為什么在那里,又該有多高才合適。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和生活安全密切相關的小設備,看一下配電間擋鼠板高度究竟怎么定,身后有什么科學論證和人生智慧。
先說一下為什么配電間得裝擋鼠板。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歷過家中鬧鼠的狀況,那小子鉆入木柜啃電纜線、咬食材,僅是想想都覺得讓人頭大。配電間中的機器設備更高精密,電力電纜密麻麻,如果讓老鼠鉆進來,不良影響相比家中鬧鼠災比較嚴重得多。鼠的牙非常厲害,可以把電纜護套咬穿,輕者導致設備電力故障,嚴重可能會引起短路故障著火,這可是關系著整個小區電氣安全大事。因此配電間防蠅是電力維護里尤其重要的一環,而擋鼠板便是道防線。
那擋鼠板多大才算是比較好呢?在電力企業里,大伙兒廣泛認可的要求高度是 50 cm,其實就是 500 mm。這個數可不是隨便算的,而是經過反復實踐與科學檢驗的。我們從鼠的身體特征談起。比較常見的大家鼠、黑家鼠,盡管攀登能力不錯,但彈跳相對高度比較有限。一般來說,成年人耗子能跳起相對高度大約在 30 到 40 公分左右,50 公分的相對高度恰好超出它們彈跳極限值,讓它沒法直接跳過去。如果把擋鼠板做得太矮,例如僅有 30 cm,耗子略微一蹦也就過去了,起不了防護作用;如果做得太高,例如 1 米,盡管防蠅效果明顯,但能給相關工作人員出入配電間造成困擾,搬個機器設備估計都得邁過去,既不便也不安全。
從防蠅的思路考慮,充分考慮防蠅性能和具體實際需求,50 cm也就成了業界公認規范。許多供電公司在使用擋鼠板時,都會按照這個高度去執行,時間久了,就會形成大伙兒共同遵守規范和標準。